水墨丹青传古韵,笔走龙蛇见精神。在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中,书画艺术始终如并蒂双莲,同根而生、交相辉映。从甲骨刻痕到青铜纹饰,从魏晋风骨到宋元意境,"书画同源"的理念深深镌刻于华夏美学的基因之中。它不仅是一种技法上的互通,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共融--以书入画,笔墨成骨;以画蕴书,气韵生辉。
值此数字时代,"书画同源--书画创作优秀作品系列展“以云端为纸、光影为墨,突破时空藩篱,将传统艺术的深邃意境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表达完美契合。本次线上展汇聚当代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既有对古典笔墨的虔诚传承,亦有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捕捉。从苍劲雄浑的篆隶到飘逸灵动的行草,从工笔重彩的细腻到写意水墨的酣畅,每-幅作品都是对"书画同源"命题的生动诠释,亦是艺术家们叩问传统、对话当下的心灵图景。
我们期待,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能带您领略笔锋流转间的哲思,感受墨色交融中的诗意。愿观者透过方寸屏幕,触摸千年文脉的温度,在点画虚实之间,重拾对东方美学的深层共鸣。
严有宏,1945年生于上海,现为亚洲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翰墨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华夏巨匠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美国哈佛艺术学院名誉院士、中国国宾礼艺术家、国礼艺术家、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终身顾问。
近年来热衷倡导“诗音画”艺术,是诗音画艺术的倡导者、实践者;有专属的“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工作室。曾荣获“中国诗音画倡导者”“德艺双馨艺术家”“创新油画艺术家”“书画艺术排头兵”“人民书画家”“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走向世界的人民艺术家”“中华文化和谐使者”“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东盟文化艺术交流大使”等称号。有大量诗音画作品及创新画论,刊登在《美术报》《中国艺术报》《新华网》《央视网》美国《时代周刊》俄罗斯《真理报》等多家媒体。多幅作品在国内及国际书画大赛获金、银奖,及“毕加索国际绘画大赛金杯”、“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并美誉为“中国艺术品软黄金”。
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
《塞上月》
80×100cm
2010年9月
晨光入水铺抚爱,遂引船郎弄影来。
《水 城》
60×80cm
2011年12月
造化无情不择物,春色也到深山中。
《牧 歌》
60×90cm
2010年3月
天鹅留恋清澈的湖水,游子思念自己的祖国。
《回 归》
60×90cm
2008年7月
难忘君之圣洁壮美,几番心颤魂亦飘随。
《神山圣湖》
60×90cm
2010年8月
何以推优又献宝,中华襟怀世赞赏。
《迎宾颂》
50×70cm
2024年9月
野驴繁衍传捷报,巴郎奏乐唱风骚。
《巴郎与野驴》
60×90cm
2025年8月
青冥之涯双飞客,金山作证痴儿女。
《金山作证》
50×70cm
2024年2月
比草原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怅寥廓》
50×70cm
2024年11月
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
《逍遥游》
60×90cm
2013年2月
黎明的美,启明星最知晓。
《晨之韵》
60×90cm
2009年11月
心同丝路与尘远,桥似诗笺出幽涧。
《丝路行》
60×100cm
2018年3月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大昭寺》
60×120cm
2010年1月
莫愁白日天地昏,艰路求经不孤身。
《乞经僧》
60×120cm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