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业界资讯 拍卖市场 网络展厅 艺术家风采 佳作秀场 艺乐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资讯 > 列表

用十年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复杂联结,极端气候变化的纪录片导演奥尔加对话SmallRig斯莫格

2025-07-14 14:43:20    来源:互联网

\

以复杂性对抗偏见与误解,以真切的人反思抽象的理念,以在场的思考与观察表达一种关于记录的态度。用摄影机创作纪录片十多年,奥尔加一直将这种“在场”的创作视为自己工作热情的来源。借助纪录片,奥尔加试图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复杂连接,在极端气候变化中观察“人”的复杂性。

而这,也是她能够和“ONSITE在场”栏目一拍即合的关键原因。作为SmallRig斯莫格倾力打造的全球影像访谈节目,Onsite在场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导演、电影制作人、视觉艺术家以及行业领袖,通过深入对话,挖掘他们独特的创作理念、技术挑战、情感共鸣以及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

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嘉宾奥尔加刚刚完成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播客内容的发布。过去两年,受到美国政府的委托,奥尔加一致坚持在关注一座名为这是三集关于社区迁移项目的非虚构音频节目。就像之前每次面临的纪录片制作难题一样,这次,奥尔加依旧希望自己的热情和坚持能够再一次换来预期中的理想结果。

\

纪录片导演兼记者、2021年哥伦比亚新闻调查项目的研究员,这是奥尔加·洛吉诺娃的职业身份。

纽约居民、美国公民、白俄罗斯裔移民,这是奥尔加的社会身份。

美国公共电视网《新闻一小时》的自由摄像师、美国之音的制片人,还曾是美国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的获奖纪录片导演。这是奥尔加过往的人生履历。

\

移民、纪录片导演、记者,每一个初看到奥尔加履历的人,脑海中第一瞬间留下的关键词,想必都是“复杂”“微妙”。奥尔加时常也觉得,在纪录片制作这件事情上,移民身份也的确给了她更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当她在拍摄某个美国题材的纪录片时,她会产生一种不同于美国观众的敏感性和视角。这种复杂性与微妙性,既是她的身份与工作被动给予她的,也是她在工作中努力追寻的乐趣——做一个用摄影机说话和记录世界的旁观者,关注事物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让自己的摄影机记录更多更具体可感的画面,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复杂与微妙的表象之下,一个又一个如同她自己一样鲜活的个体,这也许就是奥尔加的工作乐趣所在。

融入、共情、寻找:移民身份与纪录片创作

四处飘零、不断移民的独特人生经历,在有意无意间培养出了奥尔加对于纪录片创作的兴趣。从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到美国密歇根的小镇,地域上的巨大差异一度给奥尔加带来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坐落于第聂伯河河畔的明斯克市,几乎囊括了过去数个世纪以来欧洲的繁华、复杂、典雅、沧桑、多元,这既不是生活节奏缓慢、社交圈子狭窄的密歇根小镇可以比拟的,也不是繁华却空洞、充满了浮躁的机遇与风险的纽约可以想象的。东欧动荡、苏联解体的时代居住在明斯克,911事件发生后两周抵达纽约……奥尔加的移民经历不可谓不戏剧、不荒诞,它几乎囊括了整个20世纪后半叶历史能给予一个个体的最魔幻的生命经验。

\

这种独特的生命经验使得奥尔加不得不及时的锻炼自己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反复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尽可能快速地融入新的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新的生活乐趣和价值……这些能力早就已经不仅仅只适用于奥尔加的生活,对于一个纪录片创作者而言,这些能力也毫无疑问拥有着一种宿命论般的匹配度——奥尔加就像是天生适合吃这碗饭的。

“对于我而言,戏剧是一个创造世界和讲述故事的奇妙领域。”

一开始,奥尔加并没有想象过自己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在白俄罗斯生活期间,奥尔加就已经迷恋上了剧院里演员们的生活,她一度幻想自己有一天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戏剧演员。为了能够更好的在戏剧艺术上进行深入钻研,奥尔加还攻读了戏剧导演的博士学位。但正如社会身份和国别属性的不断变迁一样,奥尔加的职业生涯走地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阴差阳错之下,奥尔加中途退学,戏剧导演之路折戟沉沙的同时,却意外获得了在白俄罗斯电台工作,踏入新闻行业的机会。

\

在这里,奥尔加意外地发掘到了自己对于纪录片的兴趣。和戏剧不同,纪录片更注重对创作者的表达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的训练。2009年,一部5—10分钟的、关于抛弃文明、搬到森林或沼泽地生活的隐士的故事的纪录短片,让奥尔加看到了纪录片不仅有记录客观现实,传播新闻素材的一面,也有其作为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和潜力。奥尔加下定决心要开始成为一名出色的纪录片导演,在向电视台申请接手更大、更长的纪录片制作项目的同时,奥尔加还前往中密歇根大学攻读了广播与电影艺术的硕士学位。在这里,奥尔加不仅仅学到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更重要的是,中密歇根大学向奥尔加证明了团队合作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性。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的“执念”

对于纪录片创作,奥尔加有一种“执念”。认定了要拍完的项目,无论如何困难都一定会努力做到。

长期以来,奥尔加的纪录片创作往往需要自己寻找选题,自己决定制作。这些选题,大多数来源于她发乎本能的好奇心。她努力保持工作状态上的独立性,但对能引发自身共鸣,让自己好奇心大起的项目则来者不拒。奥尔加形容自己对伊尔·查尔岛气候问题的感觉,是“某种东西击中了我。”        

按照原本的工作计划,奥尔加将为伊尔·查尔岛相关的气候迁移问题写一份新闻调查,上交给她当时供职的新闻编辑部就可以交差。但听到这个故事,听到部落酋长至少花了二十年时间试图为社区寻找新的定居点时,奥尔加觉得自己夜不能寐。必须有人站出来讲这个故事,让全美国的人都了解小岛上的原住民们正在经历什么——奥尔加觉得,这件事,就是自己冥冥之中必须完成的使命。

\

带着采访整理出来的100多个小时的音频素材,奥尔加又为这起事件自掏腰包,打算额外制作一套更深入、更能让受众全方位知道事情真相的节目,最终,她和两个义务加入制作团队的小伙伴一起,花了两年的时间,把一份3集篇幅,每集45分钟的广播纪录片节目上传到了能够被全世界人听到的播客平台上。

看似简单的三集播客内容,制作起来的难度却远远超过了奥尔加的想象。首先,为了获取相关数据,奥尔加和她的团队需要处理超过1000份公共记录文件,围绕着资金分配、规划方案和环境评估等各方面的问题,奥尔加和她的团队向政府提交了无数份公共文件申请。收集之外,对于这些文件的筛选、分析、整理和校对同样耗费着她们大量的心血。

当然,这绝不会是最重要的困难。资金层面的短缺困境让奥尔加不得不舍弃很多原本计划中的创意和想法,影片的宣传攻势也因此将大打折扣。但她依旧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把控住整部纪录片的内容走向,在努力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来减少这个故事对于相关利益方的伤害。

\

比起剧情片里那些被虚构出来的故事,奥尔加欣喜地觉得,自己在走访伊尔·查尔岛期间找到了一种更大的故事,它充满了人性的戏剧性——不是那种虚构的,而是真实的痛苦、爱、奉献和忠诚。在这样的故事里,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地居民对他们生活的社区与土地的深厚感情。

独立记录片制作者:专心讲故事的“热情”,帮我虎口脱险

今天,奥尔加这份对纪录片的热爱正在变得越来越珍贵,同时也越来越艰难。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资本投入纪录片制作领域,像奥尔加这样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的生存危机愈发严峻。亚马逊与苹果等公司有大量资金用来支持品牌化、商业化的纪录片制作者,但对独立纪录片制作人来说,他们必须努力地尝试各种办法来让自己的生计得以运转下去。为了维持生计,奥尔加会尝试接受一点委托,制作一些小项目,或者拍摄一些可以卖给媒体组织的新闻纪录片。

“我想,很多人看到电影行业的光鲜一面,却没有意识到这实际上就像进入虎口,而且根本没有光环”。

即使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泼了点冷水,希望他们保持谨慎态度。但奥尔加自己,依旧坚持着对纪录片创作的乐趣。在奥尔加的工作流程里,她已经依靠自己的经验设计了诸多流程来帮助她去捕捉这种乐趣。

\

首先,在尽量确保自己作品的独立性、主观性的同时,奥尔加高度享受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影片的过程。即使奥尔加认为自己的身份是独立纪录片作者,即使成片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取决于她个人的决策,但她仍然笃信电影制作理想上是一种团队合作完成的工作,无论是从观众的维度还是创作者的维度上来看,电影都应当是一门以人为本,凸显出“人味儿”的艺术形式。

其次,她始终确保自己的作品能够兼顾艺术家的个人表达和公众的审美趣味。如果一个好的故事仅仅只是能打动她自己,或者只是一时一地的让小部分的人感到兴趣,那在奥尔加看来就不是真正有价值的选题。她相信好的纪录片必须能够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一般的共鸣。即使你从来没有去过路易斯安那州,也能够通过奥尔加的纪录片作品感知到生活在哪里的人们此刻正在面临的反倒。

奥尔加的创作,始终在坚持突破纪录片的媒介边界,让更多元化、更丰富的形式被包容进来,让不同的主题都能找到与观众之间的共鸣。无独有偶,这也正是乐其创新SmallRig创立以来一直秉持的理念,在全球影像场景产品的创新之路上,斯莫格从优质的影像创意里,看到的是以人为本的关键理念,是对自由创作的呼唤。

\

让影像创作的边界突破技术的藩篱,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同频共振,让真实、可感、有温度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看到……这不仅仅是无数纪录片制作者的夙愿,也是斯莫格的夙愿。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奥尔加始终在坚持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复杂连接,记录极端气候变化中的“人”。独立纪录片的意义之所以不可替代,正在于它们更关注“在场”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观察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观察“人”本身的复杂性。

目前,ONSITE在场已经与包括国家地理探险家奚志农、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获得者杨紫烨、电影制作人安东尼奥·蒂巴尔迪、丝绸之路航拍摄影家王琛在内的多位知名创作者完成了对话。借助这些对话,也借助奥尔加对于纪录片创作的思考与探索,ONSITE在场期望探讨“在场”这一核心概念如何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背景下被赋予的新的意义与价值。真正的影像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参与、是见证、是思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理解并珍视“在场”的力量,鼓励更多人拿起相机,用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多彩、更加真实的影像世界。

\

最后的最后,不妨再介绍一次奥尔加的身份吧,从世俗意义上,她是一名纪录片制作人,是一名记者,但就像那些她早已习惯于去面对的复杂性与微妙性一样,对于奥尔加,那些一次又一次“在场”纪录,真实捕捉下来的故事,也许才是更迷人、更值得追逐的宝贵财富。

奥尔加对自己,有一个更满意的自我介绍:

一个喜欢讲述关于人们与其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讲述者。

\

34.9K
猜您喜欢
  • 霓虹与暮色间的棱镜:Annie Liang的都市诗性与闪耀独白
    霓虹与暮色间的棱镜:Annie Liang的都市诗性与闪耀独白 在纽约的霓虹灯影与洛杉矶的落日余晖之间,Annie Liang(中文名:梁雨箫)如同一颗被东西海岸共...
  • 山海共进 特创未来,2025 山特 T1 峰会成功召开
    山海共进 特创未来,2025 山特 T1 峰会成功召开 近日,以山海共进 特创未来为主题的 2025 山特 T1 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
  • 从钢琴键到唱跳舞台:一个多维艺人的艺术破界之旅
    从钢琴键到唱跳舞台:一个多维艺人的艺术破界之旅 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工作兼排练室里,梁雨箫(Annie Liang)凭借对音乐,舞蹈,和舞台创意的跨...
  • 少年艺术家郎云畅携Terry Studio亮相2025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与公益共融
    少年艺术家郎云畅携Terry Studio亮相2025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与公益共融 2025年5月22日至25日,第七届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艺术日历上的重要盛事,吸引...
  • DRAMANOTE×赵梁导演共创限量版岩茶香水『浮梦一生』
    DRAMANOTE×赵梁导演共创限量版岩茶香水『浮梦一生』 赵梁导演亲创限量款岩茶香水『浮梦一生』将《幻茶谜经》凝练成香舞剧与香水的突破合作东方文...
  • 安吉尔携手同济大学亮相米兰国际三年展:以水科技书写 “动平衡” 的文明答卷
    安吉尔携手同济大学亮相米兰国际三年展:以水科技书写 “动平衡” 的文明答卷 意大利当地时间5月13日,被誉为设计界奥林匹克的第24届意大利米兰装饰艺术和当代建筑国际三年...
  • Copyright © 2012-2016 亚洲艺术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6941号-38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346374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