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业界资讯 拍卖市场 网络展厅 艺术家风采 佳作秀场 艺乐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资讯 > 列表

收藏银行卡涉嫌违法

2015-05-08 22:13:16    来源:互联网

   近期,我国停发银行磁条卡,并用银行芯片卡取而代之,芯片卡已成为各大银行的主推品种,而逐渐将被淘汰的磁条卡摇身一变,成了藏品市场的“新宠”。许多人就此相信,在未来全面作废的磁条银行卡将成为适合收藏的“现代文物”。然而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禁止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看来收藏银行卡没那么简单。

  新疆都市报记者 杨佩佩

  现状

  磁条卡成收藏新宠

  日前,记者在乌鲁木齐一家收藏网站上发现,废旧银行磁条卡已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新文物”,在藏市被“明码标价”买卖。

  “这些2000年左右发行的龙卡、牡丹卡、长城卡、金穗卡、太平洋卡及各类信用卡等,目前市价在2元-200元间,有些比较特殊的卡,价格达数千元。”一家收藏店的老板王勇告诉记者,“现在专门从事银行卡收藏的人群越来越多,每个月都会有十余个新面孔加入,而在以往收藏银行卡的就是固定、有限的几个人。”王勇介绍说,目前,在乌鲁木齐收藏品市场,一些经营其它藏品的店铺也开始经营银行卡。

  记者了解到,在乌鲁木齐老银行卡中比较珍稀的品种卖价高达千元。比如,中国农业银行金穗德统联名卡价格高达2200元。

  据悉,我国从1985年发行第一张银行卡至今,金融机构的发卡种类多达上万种,品种、题材众多。在藏市,比较值钱的银行卡多为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行的第一版储蓄卡,比如工行1987年版红棉卡、建行1990年版龙卡、农行1991年版金穗卡及交行1993年版太平洋卡等,当前单张市价都在千元以上。

  事实上,银行卡收藏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起步,只是关注的人很少。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作废、注销的银行卡已转投藏市,其价值日渐凸显。“银行卡作为金融业的一个特殊载体和实物佐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知识性,同时它体现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再加上投资门槛低,自然成为了收藏领域一个新的亮点。”王勇说。

  担忧

  收藏银行卡有风险

  随着银行卡收藏火爆,也引发了银行卡收藏是否违法的争议:因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禁止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原本的兴趣爱好,竟然有可能违反法律,这让不少银行卡收藏者倒吸了一口凉气。

  收藏银行磁条卡行为是否合法,引起热议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现行刑法明确规定禁止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根据刑法第177条的规定,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卡收藏存在法律风险,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法律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当然,如果获得了银行卡所有人的同意而获得,而且仅仅是用来收藏的话,一般不会存在涉法问题。但如果收藏者持有的银行卡来源不合法,比如他人盗窃来的,或者银行公职人员非法售卖等,都是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数量巨大就涉嫌违法。假如收藏者大量持有他人银行卡,且被人举报了,自己又无法证明自己所收藏的银行卡来源合法,就有可能涉嫌违法。可见,大量收藏他人银行卡,面临的一个法律风险就是你如何能证明自己的来源合法。

  因此,不少热衷收藏银行卡的一些藏家开始退出这个行当。“现在银行卡收藏比较敏感,由于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案件层出不穷,我现在已经不再收藏银行卡。”一位藏家向记者表示。

  提醒

  不用的卡最好销毁

  时下,银行卡收藏热的兴起,主要缘由是银行卡“磁旧换芯”的推进。

  银行磁条卡含有大量信息,包括公民个人信息、账户信息等。无论何人只要通过读卡器便会轻松获得。持卡人如果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将记载个人重要信息的磁条卡随意交予他人,将可能面临个人信息被冒用的风险。有些人在网络上公开收购银行磁条卡的最终目的便是获取卡中信息。可以说,随着大量银行磁条卡的“退役”,也为不法分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机会。

  对此,有银行人士提醒收藏者,银行磁条卡里包含个人信息,对于不用的银行卡最好进行销户。因为已注销的信用卡可通过信用卡离线交易的方式来实现盗刷,对于已注销的信用卡,切勿转送他人或拿来出售,而应将磁条销毁。

  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也有律师表示,购得他人银行磁条卡,或无偿取得他人银行磁条卡,仅就卡这一物品本身取得所有权,并不意味着对卡内信息也具有处分权利,相反对卡内信息具有保密义务,不能泄露。如果收藏爱好者在获得他人银行磁条卡后,将卡内信息出售或者未经允许提供给他人使用,情节严重的,将可能会触犯刑法上述规定。

 

34.9K
猜您喜欢
  •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于天忠专题报道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于天忠专题报道   中国的书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记录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光辉璀璨最好的见证,也是最...
  •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徐子屏专题报道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徐子屏专题报道   
  • 《十竹斋笺谱》隐逸系列首次以数藏形式光华再现,传播东方美学!
    《十竹斋笺谱》隐逸系列首次以数藏形式光华再现,传播东方美学!   2022年10月10日上午10点,曾被鲁迅先生称为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的作品——《十竹斋笺...
  • 张伯世:以生命作为结构的书法
    张伯世:以生命作为结构的书法   
  • 《新●生息》 设计巡回展香港拉开帷幕
    《新●生息》 设计巡回展香港拉开帷幕   由PMQ元创方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意香港主要赞助的《新& 12539;生息》设计展,10月6日...
  • 潮州美术馆“双展”开启十一假期
    潮州美术馆“双展”开启十一假期 潮缘——王肇民艺术展10月1日,潮缘——王肇民艺术展在潮州美术馆正式展出。本次展览带领观众...
  • Copyright © 2012-2016 亚洲艺术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6941号-38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346374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