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业界资讯 拍卖市场 网络展厅 艺术家风采 佳作秀场 艺乐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资讯 > 列表

水下考古吹响集结号

2015-05-08 22:05:22    来源:互联网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综述

  本报记者  杜洁芳

  3月1日,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周末,立春后的北京因前几日初雪的到来显得格外寒冷,与不少人还未返工的冷清相比,位于北京北四环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会议室却人气高涨。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2014年水下考古成果,规划2015年工作重点。

  水下考古“国家队”整装到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已经初具规模,2014年更是画龙点睛之年。2009年,依附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国家水下文物保护中心,在2014年获得了中编办同意独立建制的批复,2015年3月1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队伍有了专门的国家队,水下考古事业开始整合资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前景一片光明,对整装待发的队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仍存忧虑,“虽然国家给予优惠政策,但是30个编制对水下遗产保护工作来说仍显捉襟现肘,尤其是缺少出水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一方面,工作开展更是千头万绪,柴晓明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他说:“水下遗产保护工作目前还存在长期规划不够,工作主动性、目的性不强等问题。”

  2014:南海Ⅰ号、小白礁Ⅰ号、丹东一号取得新进展

  小白礁,浙江象山县渔山列岛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礁岛,位于浙江象山石浦镇东南约27海里的渔山列岛海域。2008年11月,考古人员在小白礁20米左右深的海床里发现了一艘木质沉船。发现后,该船被命名为“小白礁Ⅰ号”。经前期调查和探摸,“小白礁Ⅰ号”为一艘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当时满载着大量精美青花瓷和宁波特产——梅园石,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海船,约下沉于清代道光年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国聪介绍,截至目前,共发现船体遗迹、出水构件244件,船载文物出水145件,其中青花瓷100件,还有一些金属器如铜钱、砚台、毛笔等。

  “南海Ⅰ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但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2007年“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开始踏上漫长的发掘征程。据介绍,截至目前,“南海Ⅰ号”船舱表面已经处理完毕,下一步将进行船内发掘。

  经过几年的发掘,“南海Ⅰ号”的真容不断在显露。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说,从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南海Ⅰ号”属于古代的船型之一,有多重搭接悬板结构,有甲板,残长22.91米、宽9.8米,有13个船舱,尾部受到了破坏,船舱有断裂,通过文献和已知的考古材料对比,“南海Ⅰ号”在宋代属于中型偏大的成熟型海船。

  出水文物方面,“南海Ⅰ号”发掘收获也颇丰。出水文物包含瓷器、金属器、矿物,瓷器以福建、江西瓷器为主,还有漆器和不同风格的金器。“金器中有很多异域风格,特别是西亚和阿拉伯风格。”孙键说,“还发现了大量货币形式的贵金属如金页。可以猜想,当时高度发达的贸易,是否已将这种金融衍生品延伸到海外贸易中。”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在船载货物中还发现了液态水银。“这的确让人感到意外,留给人很多猜测。”孙键说。

  2014年,辽宁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一时间引起了多方关注。因处于当年北洋舰队与日军的交战区,考古人员认为应为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中的一只,所以暂定名为“丹东一号”。那么,这艘战舰是其中哪只呢?据“丹东一号”考古领队周春水介绍,目前还无法确认是致远舰还是超勇舰。

  2015:全网铺开 重点捞“鱼”

  此外,与会人员还集中讨论了2015年的工作安排。在抓实基础业务工作的基础上,推动重点项目有所突破。2015年,全国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将继续推进,全国水下考古人员培训班准备开班,文物执法巡查需加强合作。

  柴晓明认为,重点项目如西沙群岛水下考古项目、“南海Ⅰ号”、丹东港项目、胶州湾一战时期沉船调查、北洋水师沉船调查、上下川岛调查、舟山群岛调查、上海长江口一号等都要继续跟进。内水项目如丹江口库区也要竭力去做。同时,他还说,今年的水下考古要推动深入的学术研究。“将眼光放在揭示遗址背后的历史上,如果可以,应作为专题进行综合研究。”

  随着重大水下考古项目的发掘,出水文物的保护问题也成为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以“南海Ⅰ号”为例,过去发掘出的文物只有几万件,现在10万件都不止,大量的文物出水后如何来保护成为另一个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难题。为此,今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建出水文物保护所,对出水文物做专门的研究与保护。

  来源:中国文化报

34.9K
猜您喜欢
  •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于天忠专题报道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于天忠专题报道   中国的书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记录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光辉璀璨最好的见证,也是最...
  •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徐子屏专题报道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徐子屏专题报道   
  • 《十竹斋笺谱》隐逸系列首次以数藏形式光华再现,传播东方美学!
    《十竹斋笺谱》隐逸系列首次以数藏形式光华再现,传播东方美学!   2022年10月10日上午10点,曾被鲁迅先生称为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的作品——《十竹斋笺...
  • 张伯世:以生命作为结构的书法
    张伯世:以生命作为结构的书法   
  • 《新●生息》 设计巡回展香港拉开帷幕
    《新●生息》 设计巡回展香港拉开帷幕   由PMQ元创方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意香港主要赞助的《新& 12539;生息》设计展,10月6日...
  • 潮州美术馆“双展”开启十一假期
    潮州美术馆“双展”开启十一假期 潮缘——王肇民艺术展10月1日,潮缘——王肇民艺术展在潮州美术馆正式展出。本次展览带领观众...
  • Copyright © 2012-2016 亚洲艺术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6941号-38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346374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