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业界资讯 拍卖市场 网络展厅 艺术家风采 佳作秀场 艺乐天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资讯 > 列表

时隔23年重修保护规划:明孝陵山门亟待抢救性修缮

2015-05-08 22:03:15    来源:互联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唯一一座正大门,由于久未修缮,大金门显得颇为落魄。 申冉 摄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唯一一座正大门,由于久未修缮,大金门显得颇为落魄。 申冉 摄 门体的石砖墙风化严重。 申冉 摄 门体的石砖墙风化严重。 申冉 摄

  中新网南京2月12日电(记者申冉)南京目前仅有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下文简称世遗),中山陵明孝陵的山门出现吊梁脱落隐患。今天,记者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处获悉,该局正在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抢救性修复,同时将在时隔23年后重修明孝陵保护规划,对已获得世遗资格的这处600年历史国宝级文物进行更大范围的保护。

  名为“大金门”的这处山门,自明孝陵建成之后就是进入陵区的第一道正大门,原本是开在陵园环绕的红墙之上,南向开门,共有券门三洞,门下部为石刻须弥座,束腰处雕刻花纹,600年来至今依然保存精美,清晰可见。根据史料介绍,明代初建此门时,门顶部设计为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因此被民间称为“大金门”,也是600年来无数谒陵者游客必过之门。

  当日,记者随同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处长闻慧斌来到大金门前,发现该处山门早已失去当年的风采,石壁剥落不堪,山门的墙体被植物根茎大面积侵占,更让人担忧的是,山门顶部一处明代建筑独有的吊梁岌岌可危,几近坠落。闻慧斌告诉记者,为了防止石吊梁砸下来伤及游客,管理处已经用围栏将这里挡了起来。

  但这座具有600年历史、地位重要的大金门,目前状况非常糟糕,据闻慧斌介绍,几年前,专家就曾对大金门进行过“体检”,自然风化和酸雨损毁造成的危害已经影响了大金门的整体结构稳定。

  据其透漏,去年已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对该门的抢救性修复计划,重点是对墙体结构的加固和对酸雨的防护,国家文物部门已经给了回复,“基本认可修复的必要性,但需慎重考虑不加顶的加固修缮方式。”

  据了解,大金门并非明孝陵内第一座修缮的古建筑,由于历史悠久,陵内几乎所有建筑都面临风化和酸雨损毁,就在几年前陵区内的主要建筑明楼和四方城先后都做了加顶修缮,期间遭遇不少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的质疑,认为给古建筑加新顶严重损坏了国宝的整体性。

  闻慧斌告诉记者,“不加顶的加固方案应该是最终可行的方案。”

  除此之外,明孝陵的保护规划制定与1992年,至今已有23年过去了,自2003年该处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考虑重修保护规划。

  据闻慧斌介绍,明孝陵最新保护规划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今年会向国家文物局报批,“新规划是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制定的,整个保护范围要远远大于过去的规划,会将周边的明代英烈墓划入该规划,同时对周围新建筑的风格和高度也将有严格的限制。”(完)

(原标题:时隔23年重修保护规划 明孝陵山门亟待抢救性修缮)

 

34.9K
猜您喜欢
  •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于天忠专题报道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于天忠专题报道   中国的书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记录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光辉璀璨最好的见证,也是最...
  •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徐子屏专题报道
    亚洲艺术巅峰人物——徐子屏专题报道   
  • 《十竹斋笺谱》隐逸系列首次以数藏形式光华再现,传播东方美学!
    《十竹斋笺谱》隐逸系列首次以数藏形式光华再现,传播东方美学!   2022年10月10日上午10点,曾被鲁迅先生称为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的作品——《十竹斋笺...
  • 张伯世:以生命作为结构的书法
    张伯世:以生命作为结构的书法   
  • 《新●生息》 设计巡回展香港拉开帷幕
    《新●生息》 设计巡回展香港拉开帷幕   由PMQ元创方主办、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意香港主要赞助的《新& 12539;生息》设计展,10月6日...
  • 潮州美术馆“双展”开启十一假期
    潮州美术馆“双展”开启十一假期 潮缘——王肇民艺术展10月1日,潮缘——王肇民艺术展在潮州美术馆正式展出。本次展览带领观众...
  • Copyright © 2012-2016 亚洲艺术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0016941号-38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34637414  
                  
    返回顶部